正月十五,元宵节。
陆杨跟谢岩收拾东西,准备回陆家屯,给两个爹拜年,留宿一晚。
年节开始忙,拖到现在,不得不回了。
村里过日子,家里人少,刨不出粮食,就会被人瞧不起。
儿女嫁娶则可以改改运道,看与谁家结亲。陆杨跟谢岩不回家,两个爹可以理解他们忙,外人理解不了。说起来不会有好话。
回来得晚,也就十五当天,陆杨等陆林两口子到了,就跟谢岩跑了一趟东城区,先买了两只猪崽。
猪崽到家,前头的事都可以淡化。
他早说过,天塌下来,铺子也不能随便关门。
赵佩兰就不愿意跟他们走,劝说一番,没有作用,恰好陆林跟张铁商量过,今晚陆林会留在县里住一晚。
不管怎么着,这两天的生意不能耽搁了。
元宵节是大节气,陆林要撇下家里热闹,到铺子里看店,把陆杨感动得不行。
陆林笑道:“我早听说县里有元宵灯会,长这么大,我也没见过,今天正好看看。”
他们县里的元宵灯会,只有一条街装点了,在衙门附近。
商户挂灯笼,张灯结彩,别处的商户凑热闹,门前多挂几盏灯笼,看起来比平时亮堂。更多的东西没有了。
有的商户可能会弄个彩头,大多数都没有。
元宵节这天夜里,只是比平常更亮堂罢了。
只是亮堂,陆林也想看看。
他在村里长大,村里入夜以后,都黑漆漆一片,家里油灯舍不得点,蜡烛多烧一会儿都心疼,家家户户黑灯晚,他还没见过亮堂的夜晚。
话说到这份上,陆杨就不劝了。
张铁不留宿,铺子里住不开。
陆杨跟谢岩是夫夫俩,他跟陆林两口子不好在他们炕上睡,陆林留宿,就在赵佩兰屋里凑合一晚。
过了中午,他们在铺子里吃一顿元宵,陆杨就跟谢岩带着猪崽和两坛子酱回家。
这阵子炒的酱,卖得少,送得多。
陆杨天天炒酱,都不够送的。
走在路上,他跟谢岩说:“不知柳哥儿元宵节回不回家,我跟他碰面,要好好说说这事。离得太远,说一个消息,好久等不到回信儿,实在不方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