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晴露出了得意的笑容:“我按小弟说的办法,找不同的人家换。大户人家一斤肉换四斤棉花,富户家的产妇需要补身子,猪蹄和排骨换得更多。”
“你们真聪明。”宁欢欢由衷地赞叹道。她转身进屋取出三匹布,递给楚晴,“这是上次我去街市买的深蓝和天蓝的棉布,你们拿去做衣裳。这匹水红的,就做床单被罩。”
“这怎么行!”三个小子异口同声地反对,“水红的是嫂子的嫁妆。”
“我还有一匹呢,这些够你们用就行。”宁欢欢笑着说,“等你们以后挣了钱,再给嫂子买更好的布料。”
楚晴和楚雨对视一眼,眼中闪过一丝感动。最后商量好,他们去找村里的裁缝,楚曦则留下来陪着嫂子。
宁欢欢看着两个小子快乐的跑远,不禁笑出了声,低头仔细看信。她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夫君既好奇又忐忑。
信中的字迹刚劲有力,却又透着一丝温和。他询问她是否适应新家的生活,叮嘱她照顾好自己,还说等他回来一定会补偿她。
这封信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个陌生丈夫的关心,也让她对未来的生活多了几分期待。
可现在,随着采参的日子越来越近,她心里的担忧也越来越重。她听说过太多因为采参而出事的故事,每一个都让人心惊。
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,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宁欢欢细心的缝补着衣物,距离做新衣裳还需要些日子,旧衣服缝一缝还能再穿一段时间。
“咚咚咚——”清脆的敲门声打断了她的思绪。
门被推开,楚晴和楚雨蹦蹦跳跳地闯了进来。寒风裹挟着几片枯叶随着他们的动作卷入室内,两个少年的脸颊被冷风吹得通红,眼睛却亮晶晶的,满是兴奋。
“嫂子!”楚晴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开口,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,“二弟和小弟各能做两套中衣、两套棉衣,还有一件夹袄呢!”
宁欢欢惊讶地眨了眨眼,手中的动作不由得一顿:“这么多?”
她低头摸着身边剩下的那卷布料,手指轻轻抚过织物的纹路。这一匹布竟然能做这么多衣裳?她有些不敢相信。
“你大哥和你的呢?”她抬头问道,目光在两个少年脸上逡巡。
楚雨立刻抢着回答,语速飞快:“二哥说大哥在松溪书院要穿得体面些,多替大哥缝制了几件贴身内衣和保暖外套。”说着,他还比划了一下衣服的样式。
“我就不用了。”楚晴咧嘴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,挠了挠后脑勺,“我整天上山砍柴摘野果,穿太好的衣裳反倒不自在。再说大哥穿小的不都是我的?”
宁欢欢看着这个朴实的少年,不由得心疼。
“我就在家帮嫂子做事,不需要那么多衣裳。”一直沉默的楚曦突然开口,声音低沉而坚定,“把我的那份给二哥吧。”
宁欢欢连忙摇头,语气坚决:“后天进城,我们再买一匹布。大家都要多备些衣裳才是。”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楚曦身上已经有些发旧的衣衫,心中一痛。
想起前世衣柜里堆积如山的衣服,她不由得感慨万分。那时候的她,随手就能买下一件漂亮又实用的衣裳,可现在,想做一件衣服真的还挺不容易……她深吸一口气,将这些思绪压下。
“那……嫂子能不能买粗布?”楚晴搓着手指,有些不好意思地说,“细棉布我穿着怪不自在的。”
宁欢欢点点头,转而问起鞋子的事情。屋内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,她起身点燃了桌上的油灯。
“陈大娘说布头能做两双鞋,工钱便宜些。”楚晴在昏黄的灯光下掰着指头仔细计算,“每套衣裳花了八十个铜板,鞋子四十文,一共要一两三钱银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