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女俩说干就干,苏远山从村里木匠那借来工具,由苏明月指挥,他负责动手。院子里响起了有节奏的敲打声,偶尔夹杂着父女俩的低声交谈。
陈玉梅在一旁帮忙递工具,看着儿子和孙女忙碌的背影,心里却怎么也安定不下来。她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,这种预感让她坐立难安。
就在全家戒备森严之际,村里突然传来急促的呼喊声,打破了院子里的苏静。
“陈大娘!陈大娘在家吗?快来帮忙!我家里有喜事了,要添丁了!”
声音中带着焦急和慌乱,陈玉梅一听就知道情况不妙。她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,转身进屋收拾稳婆用的工具。
“明月,你跟我一起去。”陈玉梅一边整理工具一边喊孙女,“万一有什么事,也好有个帮手。”
祖孙俩跟着来人匆匆赶往任家,远远就听见院子里传来阵阵哭声。任家的小儿子小健蹲在墙角嚎啕大哭,周围站着几个邻居,却没人去安慰他。
到了产房,马婆子一把拉住陈玉梅的手:“陈妹子,可算把你盼来了。碧莲从昨晚就开始疼,到现在还没见动静。”
陈玉梅简单打量了一下产妇的情况,脸色顿时凝重起来。孙碧莲躺在床上,面色发青,已经陷入半昏迷状态,肚子一会儿隆起一会儿塌陷,明显是胎位不正。
“赶紧烧水,多找些干净的棉布来!”陈玉梅一边安排,一边在心里盘算对策。这种情况她见过,但每次都是凶多吉少。
她让马婆子准备了红糖鸡蛋,然后俯身在孙碧莲耳边低语:“碧莲,你要是不在了,你家小健可怎么办?后娘能对他多好?他怕是要一辈子给人当牛做马了。”
这番话像是一剂强心针,让昏迷中的孙碧莲猛地睁开了眼。她的眼神虽然涣散,但明显有了求生的意志。
“听我的,跟着我呼吸。”陈玉梅见她醒来,立刻开始指导,“深呼吸,对,就是这样。”
外面的苏家人焦急等待,突然听不到产房的动静,更是提心吊胆。小健的哭声更大了:“我要娘!我要娘!”
苏芽一时心烦,抬手就要打,被苏爷子及时制止:“孩子不懂事,打也没用。”老人叹了口气,摸了摸小健的头,“你娘一会就好了。”
产房内,陈玉梅正在全神贯注地为孙碧莲调整胎位。她的手法娴熟而温柔,但额头上的汗水却止不住地往下滴。
“用力!对,就是这样!”在她的指导下,孙碧莲终于生下了一个女婴。
婴儿的啼哭声刚响起,孙碧莲就昏了过去。陈玉梅赶紧查看她的情况,发现只是体力透支,这才松了口气。
马婆子虽然对生了个闺女有些失望,但更多的是庆幸:“多亏有你啊陈妹子,不然今天可就要出大事了。”
“翠萍这次伤了元气,得好好补补。”陈玉梅一边收拾一边叮嘱,“最近这段时间,得多给她炖点鸡汤。”
临走时,马婆子塞给她十文钱作为谢礼。陈玉梅本不想收,但看到马婆子坚持的样子,只好收下了。
看着手中的铜钱,陈玉梅心里五味杂陈。这个年代,一条人命就值这么点钱。要不是她刚好会接生,今天怕是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。
回家的路上,母女俩都沉默不语。苏明月看着天边的晚霞,突然开口:“祖母,您说这世道,什么时候才能太平?”
陈玉梅摇摇头,没有说话。她知道,在这个乱世,活着已经是最大的幸运。
陈玉梅的名声在青西村传开了。